查看原文
其他

【PD】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

2017-05-16 黄嘉颖 程功 规划师杂志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嘉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程功在《规划师》2017年第3期撰文,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已融入到乡村空间发展格局中,而乡村旅游功能的植入使得乡村空间面临调适、优化的契机。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入的视角,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和互利共生为切入点,提出了乡村共生空间发展理念与策略,同时以陕南会峪村为例,探讨其“借点造势、多元复合,打造界面、延续记忆,五边象形、塑造意象”的生产、生活、生态共生空间调适途径,以期为当前旅游产业融入背景之下乡村聚落的空间优化实践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旅游产业;乡村空间;共生空间;调适途径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03-0096-06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黄嘉颖,程功.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J].规划师,2017(3): 96-101.

一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新契机

迈入“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乡村旅游被纳入到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中,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乡村经济与乡村空间发展息息相关,并且是关乎乡村复兴的重要因素。而旅游产业的融入将引导乡村地区空间的调适与优化,为解决乡村空间发展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在过去以增长主义为导向的快速城镇化与土地扩张模式下,乡村聚落空间发展呈现出同质化、空心化和边缘化等诸多特征,使乡村地区常常处于城镇化的被动地位。当前,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乡村地区如何抓住契机,通过乡村特色空间载体的营建重新建构对地域乡土性的认知体系,从文化失语走向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破解中国式乡愁;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化乡村的空间布局,推动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引导新型城镇化进程;如何在旅游功能的植入下,引导乡村空间环境的优化提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复兴是乡村空间调适、优化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  旅游产业融入视角下的共生空间发展理念和营建策略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融入到乡村空间发展格局之中,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乡村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2016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培育为乡村的新兴支柱产业”。可见,当代乡村旅游将面向一般意义上的乡村地区,从单纯注重传统村落的“点”的保护转向欠发达区域更广泛的乡村地区的“面”的提升,亟需以新的发展理念和空间策略指导乡村建设,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乡村聚落文化的传承,形成共同的乡愁文化;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将通过旅游产业的融入促进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共生空间发展理念

空间场所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重要载体,按照乡村聚落空间利用的主要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三生”空间):以农业、工矿开发生产用途为主的农业耕地、工业用地构成乡村生产空间;以农民日常生活居住、消费和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的街巷院落构成乡村生活空间;以生态保育为主的湖泊、山林等自然环境构成乡村生态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是乡村空间的基本组织单元,三者相互依存、互利共生于乡村聚落环境这一有机整体中,共同构筑了乡村聚落的共生空间(表1)。其中,生产空间处于“三生”空间的基础地位,决定着生活、生态空间的发展状况;生活空间是生产、生态空间发展的目的所在,生产、生态空间优化的归宿是使生活空间更加美好;生态空间是生产、生活空间的重要保障,为乡村聚落环境提供生态服务及产品。

透过旅游产业融入的视角,以营建乡村共生空间为目的,乡村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应立足于与城市相区别的聚落环境,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展开乡村空间的再认知和架构,综合统筹“三生”空间的布局,以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彰显聚落地域生活文化和塑造空间意象为独特内涵,并基于此调适乡村共生空间,共同描绘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的理想人居环境图景,进而调适、优化乡村聚落的空间体系,引导“三生”空间走向融合共生,以此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共生空间营建策略

从共生空间营建理念出发,乡村共生空间营建策略着重于共生空间的三个子系统 —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位一体”的互动调适,并以特色产业、聚落文化和空间意象作为共生空间的优化核心,共同建构互利共进的共生空间网络体系。

1.生产空间:借势而为,打造窗口

借乡村旅游产业融入之势统筹把握乡村外部旅游的“点”与内部旅游的“源”,围绕乡村旅游的活力因素,做活乡村产业空间,实现村庄生产空间的整体优化与提升,是乡村共生空间营建的首要策略。针对因资源不富集、特色不突出而呈现出的乡村旅游动力不足问题,乡村地区应以旅游产业的多元化为切入点,深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注重特色产业空间的营建:一方面,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展示窗口,发挥其在旅游接待、生态旅游及乡村风俗体验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设产村一体、村景共融的美丽村庄,使其从城镇化中的“无为”主动走向依托特色旅游产业空间营建寻求发展的积极“有为”。

2.生活空间:立足本土,重塑特色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乡村聚落生活空间的文化发掘及营建基础,不能脱离自身所呈现的乡村性这一重要特征。市场经济下,乡村旅游经历了从物质游到文化游、精神游的转变,其本质是对乡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保护,是乡村资源从粗放式开发到乡村文化精细化提升的过程。而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在于乡村与城市的不同,农村日常的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可见,保护本土文化有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品味,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则有利于促使文化传统转化为丰富的文化资本。在当前乡村聚落文化特色模糊及注重文化消费的背景下,重塑特色鲜明的乡村生活文化空间,延续传统生活记忆,感知乡土生活气息,有利于促进乡村通过乡土文化空间的特色塑造从本土人居环境的无序发展回归有序发展。

3.生态空间:梳理脉络,激发活力

民居建筑的空置、街巷空间的空废和农田的荒弃是乡村活力丧失的表象,其实质是乡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不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所导致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要素衰落和空间肌理断裂。梳理乡村聚落生态空间的发展脉络,对山、水、林、田、路等聚落空间骨架要素进行提取、挖掘、保护、利用及再造,激发乡村空间活力,构筑高感知度的、生态自然的乡村旅游空间意象,大力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推动乡村地区借助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入,从城镇化进程中的单向“输血”逆转为“造血”重生。

三   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规划营建

陕南主要指陕西省南部区域,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占据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我国中央水源地 — 秦巴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区域也是秦巴山区的重点扶贫区、移民搬迁的重点安置区。会峪村是陕南欠发达地区众多乡村中的典型代表。与城镇人居环境相比,会峪村依山傍水,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并不富集,村庄肌理存在一定的空间发展脉络,但在长期的城镇化进程中已逐渐模糊。本文以会峪村为实证个案,透过旅游产业的融入,探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下有一定资源但不富集、有一定文化但不突出的一类乡村营建共生空间的发展策略与途径。

(一)会峪村的发展概况

会峪村位于陕南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图1),濒临蟒岭绿道扬大公路沿线,距离市区26km,距离镇政府13.7km。村庄人口共计 215 户、724 人。村庄呈带状分布,西北侧与北侧紧邻山脉,会峪河自北向南,从村庄一侧穿过,润泽境内。南侧为大片耕地,地势平坦,水渠纵横交错。村落文化遗存较少,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山—水—林—田”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具有田园乡村的自然风光格局。

随着陕南蟒岭绿道生态景区的建设,作为蟒岭绿道南部通道入口的重要节点,会峪村的门户作用得到凸显。蟒岭绿道生态景区是以绿道为载体和主线,以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和特色,集休闲、健身与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串珠式、开放式公园型景区和景观带。而蟒岭绿道由南至北从会峪村扬大公路一侧通过,这一有利区位使得会峪村承担着蟒岭特色乡村的形象展示、旅游服务接待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会峪村由此迎来了新的旅游发展机遇(图2)。

(二)会峪村面临的现实挑战

(1)资源薄弱下生产空间发展动力不足。先天优质游憩资源的不足和村落产业的单一发展是会峪村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从传统建筑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选址和空间格局看,会峪村具有非典型传统村落的部分特征:物质文化遗存较少,尚达不到传统村落的确认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统村落丰富;山水和街巷格局较为完整,但因承受着城镇化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正在消隐。同时,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会峪村不能像传统村落那样进行乡村“博物馆式”的旅游空间组织建构。另一方面,乡村产业功能较为单一,以较为原始的农耕为主。由于缺乏对现有产业空间的有效整合,会峪村适于发挥旅游外向型功能的空间载体较少,不足以形成特色的乡村游憩优势。

(2) 外部环境冲击下生活空间文化特色模糊。会峪村作为莽岭绿道的南部门户,临近 G312国道,距离商洛市中心仅26km。由于交通区位便捷,会峪村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进入,乡村文化特色逐渐模糊,文化标识和文化记忆逐步丧失。在乡村聚落生活空间中,传统的建造方式、建筑材料与构造技术在村落的自我发展更新中被乡村主体建设者遗弃,坡屋顶和夯土建筑这两个在聚落物质空间上极具乡土气息与空间记忆的元素,不断被城市化的平屋顶砖混建筑所取代。从乡村第五立面看,会峪村的建筑风貌不断趋于同质化,传统的乡土界面逐渐失去原有特色。

(3) 自发无序发展下生态空间环境失去活力。长期的政策本位观念和规划的缺乏,加之会峪村粗放无序的农宅建设和大量农民进城导致了乡村物质空间的“空心化”。“空心化”现象折射出乡村优质要素长期向城市“单向输血”而引起的聚落空间衰落问题,并主要表现为民居建筑内部的空置、街巷的空废和乡村农田的空弃。作为村庄空间肌理同时也是生态空间发展脉络的街巷小路、农田、水渠和河流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荒弃,费弃物杂乱堆积,加上聚落轮廓及骨架结构要素的“衰落”,使得体现传统村落选址布局的山水格局无法彰显会峪人的传统农耕生活,生态、生活共融的空间意象濒临丧失。

(三)会峪村面临的现实挑战

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会峪村的现实挑战,旅游产业融入下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主要着重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调适。首先,借助蟒岭绿道生态景区这一外部优势,通过花海观赏区、田园风光观赏区、旅游服务区及湿地生态公园区的规划布局,形成沿扬大公路及绿道的会峪村村落空间发展主轴,打通村落面向绿道、扬大公路的内部道路,并以此作为村庄内部的发展次轴。基于“一主一次”发展轴线的建构,串联传统生活区、农家生活体验区、田园风光观赏区、烧烤餐饮区、花海观赏区、旅游服务区和湿地生态公园区七大功能片区 (图3),实现会峪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将六大节点 — 湿地生态公园、特色农家体验民居、传统农耕展示、入口古树景观、滨水观景平台及游客服务中心植入乡村共生空间,形成会峪村乡村旅游的活力所在。

1.生产空间:借点造势,多元复合

(1) 针对先天游憩资源不足和产业发展单一的内生动力匮乏问题,乡村产业空间的布局应积极借助乡村外部旅游的优势条件,内外统一,“点”“源”结合。会峪村借助扬大公路及蟒岭绿道建设等外部旅游优势发展条件,围绕其带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展开特色产业空间布局,并通过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将会峪村打造为蟒岭绿道生态公园体系中的特色产业展示窗口。此外,依据会峪村自身的资源构成,定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会峪村仍保留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乡村旅游资源构成主要包括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及秀丽的田园风光两部分,其中以花卉种植、传统农业耕作和地域农家生活最具代表性。因此,规划一方面在村庄的西南入口空间区域,通过产业置换的方式,植入集花卉采摘、观赏和摄影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花海空间,复兴会峪村传统的花卉种植业,以此形成特色鲜明的会峪村入口形象展示区;另一方面对田间道路和农田渠系进行再梳理,打通农田水系,使其交织成网,强化水系与传统农业耕作之间的血脉联系,恢复会峪村传统的农耕作业方式。同时,植入游客体验功能,设计开心农场等农耕休闲体验空间,形成会峪村面向绿道、依托绿道而展开的麦田花海特色产业空间。

(2) 挖掘乡村的存量用地,进行多元功能的复合利用,是会峪村生产空间调适的另一重要途径。首先,重新整合、利用会峪村荒弃的农田耕地,通过多元旅游产业功能的植入,激发荒弃耕地的生产活力。其次,利用村庄西北部现状景观条件较好的槐树林片区,引入农田水系,选点布局特色烧烤餐饮空间。同时,结合花海观赏空间,设计会峪村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会峪村乡村旅游的标识节点空间。最后,利用尺度适宜的观赏游路串联生态湿地公园、旅游服务区、花海种植区及北部的农家烧烤和农家乐体验休闲空间,实现从简单的乡村游憩功能向多元的农业观光体验功能的转换,形成以农业体验为核心,集观光、游览、餐饮和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创新示范区,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和市场需求。

2.生活空间:打造界面,延续记忆

乡村聚落文化是引发乡村旅游的主要动因,乡村旅游的实质是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对其本土生活空间的风貌展示则是感知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会峪村生活空间的优化营建首先通过对扬大公路及蟒岭绿道沿线的民居建筑进行风貌分区,打造可观、可感的乡土生活界面。因此,规划将扬大公路、蟒岭绿道沿线建筑分为重点整治片区、一般整治片区和保留修缮片区,形成乡村风貌整治的层级控制体系(图4)。具体而言,重点整治片区指会峪村乡土文化体验区,一般整治片区指扬大公路及绿道沿线可见建筑的分布区,保留修缮片区指会峪村传统生活居住区。其中,重点整治片区的建筑主要通过内部功能的调整,将旅游要素融入到农家生活体验之中,激发乡村空间活力。主要手段包括:置换出部分居住功能,将其转化为以村民个体经营为主的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形式的文化体验功能;改造农家乐片区建筑立面及在庭院空间中植入特色景观,塑造会峪村传统农家生活氛围(图5);通过对沿线建筑的风貌控制,再现会峪人的真实生活场景,营造面向蟒岭绿道浓厚的乡土生活氛围,打造具有会峪村特色的乡村旅游空间。

乡村生活承载了深厚的乡土记忆,其空间记忆的传承在于乡土记忆因子的发掘、凝练及物质空间载体的场所营建。规划重点提取村落街巷中的溪流和树林作为会峪村传统空间记忆的物质载体,以发挥其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交往空间功能。一方面,保留和修复作为扬大公路、绿道沿线民居街巷前重要生活要素的溪流,疏通并翻修溪流两侧建筑物,适当增加两侧绿化,结合村庄重要节点设计特色景观。其中,在村庄生活空间入口溪流交汇处的水面,通过植入荷花等水生植被,并在岸边增加凸显农事题材的木质景观家具,以荷塘月色为主题形成生活空间入口处的中心景观。另一方面,保育会峪村街巷空间中的六片具有一定年代的树林,作为生活空间的六个树林景观节点,并将其打造为会峪人传统生活场景再现的重要发生地(图6)。此外,从场所营建的角度出发,整治林下的空废空间,美化周围环境,将其转化为集休闲、健身和集会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方便村民使用,以此提高生活空间的品质。

3.生态空间:五边象形,塑造意象

乡村生态空间的重塑不仅有利于构建乡村生态安全格局,而且是形成高感知度旅游空间意象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乡村聚落空间骨架要素的梳理可以激发游憩空间的活力。会峪村坐北朝南、四面环山,会峪河由南至北从中穿过。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与四周山脉起伏态势紧密相依,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智慧。会峪村的乡村生态空间要素主要包括山、水、林、田、路五个元素:山,即村庄四周环绕起伏的山脉;水,即田野纵横交错的农耕水渠和蜿蜒清澈的会峪河;林,即村内的六片树林;田,即会峪河与村庄之间的大片农田;路,即村庄内的街巷小路(图 7)。规划通过对山边、林边、水边、田边和路边五种村落结构骨架要素的系统梳理,重新塑造会峪村的村落空间形态,活跃村落空间。其中,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优化:①保育村中的六片树林,打造富有特色的空间节点,凸显其对于村落的生态涵养作用;②适当打通村庄与扬大公路、蟒岭绿道联系的道路,方便游客的进入,同时保留村庄内的街巷小路,延续其与村庄民居之间的自由形态;③重新修筑、打通田间水渠,方便农业灌溉生产,恢复会峪村独特的农耕文化脉络。

在梳理上述生态空间的基础上,规划还应注重塑造层次清晰的田园农耕生活意象。会峪村丰富的农田耕地、灌溉水渠及交错的街巷与树林,呈现出阡陌纵横、水网交织、村融于林的富有陕南地域特色的田园风光格局,同时这些也是会峪人生活场景再现的关键(图8)。规划通过保留树林、重织水网和改造绿道沿线民居建筑风貌等方式,塑造会峪村近景体现传统农耕气息,远景以山、村、林互融为特色的富有层次的田园生活意象,增强游客对会峪村的形象感知。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3期

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

 


征稿函

《规划师》·日照论坛

原创不易,请尊重作者的版权

转载到其他平台请后台回复“转载”字样获取转载事宜,感谢!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PL】2017年2期总览:本期主题:空间规划体系探讨

【PL】2017年1期总览:本期主题:收缩城市与规划应对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11期总览:本期主题: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本期主题: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1】“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规划师论坛2】城市棕地环境修复与再开发规划的国际经验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规划师论坛5】河滩棕地生态修复途径与实践

【PM】应然与实然:《城乡规划法》立法的改进和完善

【PM】武汉市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库研究

【PM】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展望

【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PD】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方法

【PD】产城融合理念下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与实践

【PD】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整治规划探索

【NEW BOOK】民宿之美Ⅱ

『低能耗城市景观』风能技术——科珀斯克里斯蒂北部海湾公园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综合管廊布局及选线规划实践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